和平行腳

百八溯源 遺落人間的佛陀法教

佛陀及其教法曾流傳到加德滿都的說法 阿育王所建四佛塔

尼泊爾位於印度北部,兩千多年前都屬於印度,當年的悉達多太子(後來的釋迦牟尼佛)的出生地就在今天尼泊爾境內的藍毗尼(Lumbini),佛陀悟道之後說法四十五年,祂的行跡就在今天的印度北部、尼泊爾一帶,所以佛教傳入尼泊爾的時間很早,在佛陀時代就傳入了。

Sukra Sagar Shrestha教授說,在佛陀的時代,祂的大弟子——阿難尊者曾經來到加德滿都,還流傳下來這麼一個小故事︰當時正值天寒地凍,赤腳來到加德滿都的阿難尊者凍得腳底都裂開了,等他返回佛陀身邊,佛陀慰勉說︰「你們辛苦了。以後嚴寒之際,你們可以穿鞋。」

佛教傳入尼泊爾的第二個時代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代。阿育王大興佛教,他還來到尼泊爾弘揚佛法,他來的時候小女兒也來了,後來更嫁到加德滿都,於是阿育王在加德滿都帕坦地區興建了東、西、南、北四座佛塔,四座佛塔包圍著帕坦市區,中央也建了一座佛塔,每逢齋戒或節慶時,人們都會來繞塔,尤其農曆七月結夏安居、法會時更是熱鬧,大家都會前來供養、禮拜佛塔。

自從阿育王在加德滿都建了這四座佛塔後,之後當地人也開始陸續興建佛塔,在加德滿都周邊到處都可以看到各種大大小小的塔。一、二世紀時,尼泊爾的佛教受到婆羅門的破壞;到了五、六世紀印度笈多王朝時期,印度人來到加德滿都,建立了李查維王朝(尼泊爾第一個有明文紀錄的王朝),此時佛教又復甦,與印度教呈鼎足之勢。李查維王朝時期發展出許多佛像、佛塔等文化,如今在尼泊爾流傳下來的許多精緻、莊嚴的雕像、佛塔,大多出於李查維王朝之時。

觀音系列節目:

108觀音第1集-序曲-緣來百八

108觀音第2集-遺落人間的佛陀法教

108觀音第3集-尼泊爾佛教溯源

108觀音第4集-百八觀音怎麼來

108觀音第5集-重現‧傳承與復興

108觀音預告-渴仰為法來~ 百八觀音 本來

什麼是尼瓦文化?藏傳大師雲集海會

「尼瓦爾人」(Niwari)是世代居住在加德滿都山谷村落裡的居民,1959年赴尼泊爾研究尼瓦文化、在當地待了十七年、後來更入籍尼泊爾的美國學者John Kerr Locke在其所著的《Karunamaya︰The Cult of Avalokitesvara-Matsyendranath in the Valley of Nepal》(註︰Karunamaya是Jana Bahal百八觀音寺中的主尊白觀音,意為「充滿慈悲的心」)一書中記述︰「在加德滿都山谷裡的居民中,尼瓦爾人大約占了一半。多年來,許多民族與文化在此交會︰尼瓦爾人自古以來與西藏一直有非常活絡的貿易往來,而加德滿都山谷也是印度佛教徒一個極佳的避難所。山谷裡,來自北方和南方的新移民融入當地、成爲尼瓦爾人並形成尼瓦社會,因此,尼瓦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一種文化,一種在尼泊爾山谷裡所形成的,非常豐富、複雜的文化」。

尼泊爾龍樹出版社社長塔姆醫師(Sarbottam Shrratha)說,尼瓦爾人有二十多個民族,有黃種人也有白種人,彼此不通婚,血統比較單純,他們的共通點是講同一種語言(尼瓦語)、有共同的生活儀式和習慣。

六世紀之後回教的勢力漸漸進入印度,八、九世紀時印度經歷了回教對印度教和佛教的打壓,許多佛教徒為了避禍來到加德滿都山谷,當時佛教在西藏也開始發展,彼此之間常有學習、交流;到了十二世紀,回教在印度成為主流宗教,印度教、佛教幾乎已不存,佛教留存在加德滿都——有佛教的大學,許多優秀的金剛師在此授課,有些學子遠從西藏、蒙古來此學習。

塔姆醫師說,在八、九世紀藏傳佛教發展初期,幾位佛教大師在前往西藏前都曾經在加德滿都修行或弘法,比如說蓮花生大師,他在加德滿都山谷至少生活了十二年以上;阿底峽尊者在去西藏之前也曾經在加德滿都停留過一段時間;瑪爾巴大師曾經在帕坦(Patan)修行三年……影響藏傳佛教發展的多位大師都是從加德滿都去西藏,千年以前,藏傳佛教大師在加德滿都谷地雲集海會,這些都是有歷史記載的。

遺落人間的佛陀原始法教 尼瓦佛教

釋迦牟尼佛誕生於兩千五百多年前,雖然祂所創立的佛教流傳至今、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佛教的修行人和佛弟子,但隨著時間流逝、傳入地域的不同,佛教也有了不同的傳承、流派。大乘(漢傳)、小乘(南傳)和密乘(藏傳)是最為世人所知的三種佛教流派,而您聽說過「尼瓦佛教」嗎?

在印度、尼泊爾地區,很長時間以來佛教並非主要宗教,往往受到打壓,但尼瓦爾人一直信奉佛教,Sukra Sagar Shrestha教授表示︰「講尼瓦語的人都是尼瓦爾人,信奉佛教的也是尼瓦爾人。在尼泊爾,尼瓦爾人不能當國王,國王都是信奉印度教的,所以長久以來他們很辛苦,許多世代以來由於信奉佛教的緣故,一直被打壓。不但不能當國王,也不可以出家,出家就必須出國,否則就要還俗……尼瓦爾人一直以『老師』的身分來保護佛教。」

尼瓦爾人所信奉、修持的佛法,別具特色;佛陀當年出生於現今尼泊爾境內,因此許多人相信,在今尼泊爾境內所流傳、保留的佛教,是更接近當年佛陀的原始教法。

有人說,「尼瓦佛教是金剛乘的源頭、藏傳佛教之母,也是全世界唯一以梵文為主的大乘佛教」,Sukra Sagar Shrestha教授表示他同意這個說法,但「真正的『金剛乘』並非始於加德滿都,而是從印度的喀什米爾流傳過來的。」雖然源於喀什米爾,但在回教徒進入之後,慢慢就轉移到加德滿都,許多大師都來到加德滿都,使金剛乘在加德滿都發展、壯大,之後再流傳至西藏。

也就是說,加德滿都的金剛乘佛教更早於藏傳佛教,但由於種種原因,尼瓦佛教為世人所知的程度遠遠低於藏傳佛教,所以許多人都以為「金剛乘佛教就是藏傳佛教」,塔姆醫師(Sarbottam Shrratha)說︰「這就像當年日本人把禪宗帶到西方,使得西方人都以為禪宗源於日本。」

如今,相傳是由釋迦牟尼佛親傳下來的「尼瓦佛教」,可能是世界上傳承歷史最久遠的佛教流派,也是佛教金剛乘最早的傳承,她的神秘面紗與豐富內涵,有待人們進一步探索、研究。

關於佛陀後代釋迦族在尼泊爾的傳說

在尼泊爾有全世界獨有的「釋迦族」,相傳是釋迦牟尼佛的後代家族,Sukra Sagar Shrestha教授說,釋迦族並不是佛陀的直系後代子孫,因為當年的悉達多太子出家了,唯一的兒子 羅睺羅也出家了,不再有直系的後代;「釋迦族」應該說是佛陀親戚朋友的後代。

塔姆醫師(Sarbottam Shrratha)說,尼瓦爾人中有一部分人姓「釋迦」(Sakya,也就是釋迦族),從歷史上看,佛陀時代時,藍毗尼當地曾發生了一些政治事件,可能因此導致一部分釋迦族人外逃,其中有些人來到了加德滿都,尼瓦爾人中姓「釋迦」的這些人,很可能是當年跟釋迦牟尼佛有血緣關係的一些人;「但現在我們瞭解的,姓「釋迦」的人不全都是當年從藍毗尼過來的。尼泊爾在李查維王朝時佛教是國教,很多人信仰佛教 ,但到了馬拉王朝時佛教又不是國教了,許多出家人被迫還俗,而且不同時期有些國王還會強迫佛教的出家僧還俗,許多人還俗後,姓都變成了『釋迦』。所以現在我們見到的釋迦族不全是同一個血統的,有的白、有的黑;有的像黃種人,有的像印度人……各種各樣都有。」

釋迦族從佛陀時代至今一直信奉佛教,即使兩千多年來政治上的國王、大臣都是印度教徒,他們的老師是婆羅門,但佛教一直是釋迦族的信仰,他們始終保存、延續著佛教文化。能夠做到如此有兩個原因,一是佛教的特質︰佛教所主張的包容心、慈悲心,能夠不去與掌權者衝突、對立,就算被打壓也默默承受;其次佛教講因果輪迴、善惡有報,這一點和印度教一樣,所以兩者在融合上比較容易。

Sukra Sagar Shrestha教授說,只有佛教徒才會做木雕、石刻雕,印度教徒不會做,所以以前王宮的雕刻都是釋迦族來做。雖然國王信奉印度教,但釋迦族就會巧妙地雕一些佛教的菩薩「偷渡」上去……或許無形中也促進了佛教的存續、以及佛教與印度教的多元融合。

Patan的重要性

古往今來的佛教學術中心

尼泊爾四大觀音寺之一的紅觀音寺(紅麥群卓那神廟,Rato Machhendranath)位於帕坦(Patan),兩千多年前,這裡是王城所在,印度阿育王來此,在王城的東、西、南、北建了四座佛塔,包圍王城中心;在現今杜巴附近也有阿育王塔,可以說,帕坦這塊地區,是尼泊爾的佛教重要發展基地︰她不但是古往今來的佛教學術中心,也保存了彌足珍貴的佛教藝術。

Sukra Sagar Shrestha教授說,過去在帕坦有很多當地人(尼瓦爾人、釋迦族)自己興建的寺院︰家家戶戶出錢,自己維護自己的寺院。這裡的人在佛教藝術方面的表現也相當出色,從金飾藝品到石雕、木雕,從佛像製作到繪畫,各個領域都有不少專家。

Patan遍地開花的佛教藝術

早在西元八、九世紀左右,加德滿都和西藏就有許多往來、交流,西藏人知道帕坦這裡的人在佛教藝術工藝方面是一把好手,其他地方的人都不會做,所以多延請帕坦人製作佛像、法器等;由於西藏氣候嚴寒,黃金粉難以熔融,所以要帶到加德滿都製作,做好了再送回西藏。當時帕坦這裡的人因此變得很富有,現在在帕坦還能看到的許多鍍金的佛像、鍍金的寺廟屋頂,都是那時候做的,帕坦的四家族對此貢獻良多,甚至還在帕坦興建了一座黃金寺。

阿尼哥傳說

帕坦人出色的佛教藝術製作能力也遠傳至中國。元朝著名的建築、雕塑大師阿尼哥(Araniko,1244~1306)就是尼泊爾帕坦人。西元1260年,崇信佛法的元世祖忽必烈請西藏佛教薩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在吐蕃興建黃金塔,八思巴延請尼泊爾匠師,於是阿尼哥帶著八十多人至西藏建黃金塔,也從此展開他在中國長達四十五載的佛教建築藝術歲月。這四十五年裡,他在中國共設計主持建造了三座佛塔、九座佛寺、一座道觀和兩座祀祠,還有難以數計的雕像,如今北京妙應寺的白塔即出自他之手。

阿尼哥還培養出許多傑出的建築、工藝人才,元代著名雕塑家劉元就是他的學生之一。西元1273年,元世祖為表彰他的功績,授予他匠人總管和銀章虎符;去世後被賜封為「涼國敏惠公」。他被尼泊爾人視為民族英雄,而他對中國的影響至今未退,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尼泊爾館就被命名為「阿尼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