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適逢靈鷲山40周年,不惑之年。知者不惑,正值遍智無礙開華之期,「善財童子人間行旅四部曲」是我們送給世界的禮物,這份禮緣起《華嚴經》中的〈入法界品〉,以「善財童子」為核心,五十三參的善知識為底蘊,華嚴的見地就是靈性生態,法身就是靈性的遍滿一切,整個生態如同身體的一部分,哪裡出問題就要關心哪裡,哪裡需要照顧就要照顧哪裡。
自2023年起至2026年,擬以四年為一期,將五十三參分為四個階段主題,代表循序漸進的修行次第,陸續推出:「大隱隱於市」從家庭生活出發,在人間道場進行入世的修練;「大夢中遊戲」學會分辨人世間的真、偽、空、我,獲得真正的覺悟;「行到水窮處」啟發自我本有的覺性,體認人與萬物同為一體;最後的「望月幾回圓」則一如心道法師所推廣的六項生活原則開示,用身體力行來實踐弘法利生的志業,時時不離開涅槃妙心,找回自己的本來面目,並且與宇宙產生正向連結。
心道法師說,「世間每一個緣沒有分開過,都是生命的互相連結,變成互相的生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整個法界就是多元共生、相依共存的世界,而我們每個人都是華嚴世界的顯化,靈性是萬物的DNA,一切萬有都是我們生命的夥伴關係,而不是一個相對的掠奪關係,我們是一個彼此分享的世界。「善財童子人間行旅四部曲」緊扣心道法師所推廣的靈性與生態理念,從「心」出發,從人我之間的關係再到人與天地萬物間的多元共生。如何找回自我的覺性,如何與世間萬物共生共融到共創永續的過程,正如五十三參的示現連結佛法與生活,每一參的智慧都讓我們覺醒,讓我們具足圓融智慧,讓佛法更貼近生活。
我們的心就是福城,我們每個人都是善財童子,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善知識,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實觀照,行菩薩道就是在積累我們前往福城的福德資糧,邀您一起在路上,在一起回福城的路上,擁抱佛法的美好人生。
【善財童子人間行旅四部曲】
►人間行旅四部曲-愛回家篇
►2023年數位月曆

我的家庭真可愛
【每月一參】《華嚴經》入法界品|第十九參不動優婆夷
不動優婆夷是一位在家童女,累世以「女兒」的身分度化家人,因為心思細膩、善於傾聽,容易與人親近,為了調柔家人間的衝突而廣修一切法門,接引家人歡喜學佛,她也為家人和一般人說法。
她把家中的父母當成堂上的活佛來供養,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生的父母,所以我們不但要孝順父母,更要孝順一切眾生、禮敬一切眾生,知道自己跟一切眾生是一體的。我們也要把孝順父母的這個心,推廣到孝順一切眾生。真正的大孝就是接引家人學佛,轉化家人間的愛恨糾結,讓彼此成為菩提道上的眷屬。
【發現善知識 生活一起參】
現在的人都喜歡燒香拜佛,求功名富貴、求健康長壽、求感情姻緣,拼命向外求;但卻不知道其實家裡就有兩尊現成的佛菩薩,不知道原來孝敬父母和供養佛的功德是相同的!
明朝有位青年名叫楊黼,一心想要修行、想要得到解脫,就辭別了母親到四川去拜訪禪宗祖師─無際禪師,楊黼在半路上遇見一位和尚告訴他,想見無際禪師還不如去見佛,這位和尚要他趕快回家去,和尚告訴他,當他進家門的時候,會看到一個披了棉被、倒穿鞋子的人,那個人就是佛的化身!於是楊黼二話不說趕緊回家,當他回到家時已經是深夜,他的母親聽到敲門聲,還來不及穿衣服,就拉起被子披在肩上,鞋子也穿反,就趕緊跑出來給兒子開門。看到眼前的母親,楊黼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心心念念想要尋找的佛就是他的母親。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我們總是找遍外在一切,忽略自家珍寶。就像不動優婆夷她累世以「女兒」的身分度化家人,只要有緣成為家人的眾生她都會用心度化,她為了調柔家人而廣修一切法門,善於傾聽,容易與人親近,放下各種家人間的執著對立,接引家人歡喜學佛,延伸引導眾生學佛也都要學習童女的德行,把家中的父母當成堂上的活佛來供養。
《華嚴經.淨行品》中有一偈:「孝事父母,當願眾生,善事於佛,護養一切」,指的就是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生的父母,所以我們不但要孝順父母,更要孝順一切眾生、禮敬一切眾生,我們也要把孝順父母的這個心,推廣到孝順一切眾生。護持佛法也就是孝順父母,供養父母就是孝順佛,因此佛和父母是分不開的,無論是誰,只要能孝順父母,佛一定會歡喜他的!
【來聽善財說故事】
►平安聲林:https://tv.093.org.tw/fain/
►APPLE:https://ljm093org.pse.is/4wxjc5
►Spotify:https://ljm093org.pse.is/4uw754
►GOOGLE播客:https://ljm093org.pse.is/4x995s
►SOUND ON聲浪:https://ljm093org.pse.is/4w8mms
這天我走在路上,一想到幾位善知識教導的恩德,不自覺掉下淚來,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善知識實在稀有珍貴,但是為了不斷參學,又不能一直追隨供養善知識。這個時候,空中突然出現天神的聲音:「善財啊,善知識唯一的希望就是要你信順他們的教化,並且如實去修行,你若能夠做到,不僅善知識,諸佛世尊也都會感到歡喜呢!你不要這麼感傷啊!快到安住王都見不動優婆夷去吧!」
我來到不動優婆夷的住所前,聽說不動優婆夷是一位少女,在自己家裡為親人及一般人說法。一進門,我先是身體碰觸到屋內的金光,然後又聞到不知道哪裡來的香氣,整個身心都感到清涼舒適,是一種感到難以言喻的歡喜。我恭敬地站著,合掌並仰頭觀察不動優婆夷,她身相端正,口中吐出的妙香,以及身處莊嚴的住宅,這都不是世間一般女人可以做到的,她的一切都那麼的聖潔,只要一見到她,所有的煩惱都會不自覺地放下了。
我歡喜地對她說:「聖者啊!我已經發了無上菩提心,可是卻還不知道怎樣學菩薩行、修菩薩道,請您教教我吧。」不動優婆夷聽了,用溫柔的話安慰我:「善財啊,你能夠發菩提心,就已經是相當難得的事了!這個地方是安住城,我名字叫不動,不動,是無欲無求的意思。說到我所證悟的法門,其實名稱有很多,也可以叫做不壞、堅固、無疲厭,無非就是始終如一、不忘初心的意思。不過這個不動的境界,確實一下子不是太容易明白的。」
我懇切地請求不動優婆夷:「請您教教我吧!我必定能因為您的指點而信受明瞭,並且如實去修行的。」不動優婆夷說:「那麼,我就從頭說給你聽吧。我在過去世是電授國王的女兒,有一天晚上,我的父母兄弟們都睡著了,我扶著樓閣的欄桿,仰望滿天星光,點綴著沉默而幽靜的夜色,不自覺身心都清淨了,忽然,空中大放光明,修臂如來在諸位菩薩的圍繞中出現,當時,光明遍照了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從如來的毛孔中,散發出陣陣的妙香。我全身感到柔軟舒適,歡喜極了,便從樓上下來,合掌禮佛,我在心中暗想,世尊是作了什麼清淨的行業,才有這上妙的身相、具足了圓滿的福德智慧與光明。
佛啊祂自然是能聽到我的心念,對我說:『善女人,你得要發心,要有堅不可破的決心去滅除煩惱;要戰勝執著;不氣餒,不退怯,去悟入正法;要有堪忍心,忍苦耐勞去救度惡行的眾生,遠離惡道;要發無迷惑心,要警覺自己,不受環境的迷惑,在六道中輪迴;要有無厭足心,見佛,聽一切法,要求法若渴,永不滿足地去追求;要發正思惟心,從正確的思惟中,普遍地生起佛法;要發大住持心,住持一切佛法,流通一切佛法,隨眾生所要求的去布施弘法。』善財,我當時就是因為聽了佛所說的話,發心求佛的一切功德。發心之後,我的意念就像金剛石一樣堅固,沒有生死煩惱,也不起瞋心、妄念和迷惑心,在那麼多生中,我永遠也沒有忘記諸佛所教化的法,甚至在我的夢中,也未曾忘記見到過的每一位佛。從那時候開始,就常見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常見到菩薩,還有善知識,常以清淨光明去除眾生的煩惱,常以智慧去滋養一切眾生的善根,常以眾生的喜好去為他們現身說法,常以清淨上妙的法音去開悟法界的眾生。善財啊!我得到的是『菩薩求一切法無厭倦滿足的莊嚴門』,是一切法平等的、無有高下的法門,你想看看嗎?」
我馬上回答:「那真是太好了!我很想見到這種境界。」話才說完,不動優婆夷坐在龍藏獅子座上,然後進入三昧的境界,所有的世界都因為發生震動而改變,成為清淨琉璃的世界。每一世界中,有百億四天下,有百億如來,都光明遍照的為清淨大眾,顯化大轉法輪的過程。
原來啊!不動優婆夷是要告訴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修行要從發心開始,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生的父母,所以我們不但要孝順父母,更要孝順一切眾生、禮敬一切眾生,我們也要把孝順父母的這個心,推廣到孝順一切眾生。護持佛法也就是孝順父母,供養父母就是孝順佛,因此佛和父母是分不開的,無論是誰,只要能孝順父母,佛一定會歡喜他的!善哉,善哉!嗚嗚嗚……我也好想念我遠在福城的爹娘啊……。
發現善知識,生活一起參!
歡迎大家和阿財我還有小兔瑞比一起五十三參喔!
運用傾聽融入、調柔眷屬,我的家庭真可愛。

伴侶不是修行的障礙
【每月一參】《華嚴經》入法界品|第二十五參婆須蜜多女
婆須蜜多女是丰姿綽約的淫女,只要與她親近,都能遠離貪愛欲望,得到不同程度的證悟,當善財尋訪她時,受到許多非議,但其實她是把障礙修行的貪愛欲望,轉換為修行方法。許多人學佛之後,自認要放下七情六慾才是真修行,就把家人、伴侶當作是修行的障礙,於是跟他們保持距離、冷漠疏離。實際上,我們應好好珍惜與家人、伴侶的因緣,學習將貪愛放下,轉化成沒有執著的愛來成就彼此,這就是婆須蜜多女教給我們「以欲離欲」的工夫了。
【發現善知識 生活一起參】
人生短短幾個秋,仇情煩事總是上心頭,我們每天像個陀螺轉個不停,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苦不堪言,從出生到成長,世間好像沒有一件事情不苦的,想求的求不到,想愛的愛不到,不是冤家不聚頭的日子,這樣的人生真是萬般皆辛苦。但我們有沒有想過苦的源頭是甚麼?由於貪愛還有無明,才會帶給我們這麼多的痛苦,人們在身體上有老病死生的痛苦,心理上有貪瞋愚癡的痛苦,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人生是苦!」這是真實不虛的。
這一次善財童子所參訪的婆須蜜多女,她所教化的主要對象是慾望衝動的眾生,只要是因緣際會,他們就能與此婆須蜜多女這位善知識相逢,並跟著她學習其獨特的法門。她的教化方式為「隨其欲樂而為現身」,從滿足眾生的願求去啟動眾生本自具有的菩提種子。所以天人見她,她是完美動人的天女;人們見她,她是人見人愛的美女……,任何眾生見到她,總是沉醉於她的美。只要來親近她的眾生,不論是和她短暫見面、交談、牽手、同床共枕、擁抱親吻等,都能因為親近她的因緣而遠離貪欲之苦,隨各自的善根因緣與用心程度,都有機會獲得不同層次的法益,進一步了悟菩薩的無礙解脫門。婆須蜜多女悲憫眾生的貪愛無明,巧妙地藉由女色來誘發學道之心,雖外現淫女相,實為菩薩行,傳授眾生以欲離欲的工夫,確實非常特別。
正如《華嚴經.淨行品》中說道:「妻子集會,當願眾生,冤親平等,永離貪著。」 意思就是在妻子與子女的集會中善巧發願,願眾生能把身邊的所有人平等對待,不因為是親人就對他好,不因為是仇人就對他差,沒有貪著,沒有冤親分別的想法,不執著不貪戀,將這種貪愛境,轉變為解脫法,因為真正的愛,是放下我執的愛,是最純淨的愛,也是將貪愛轉為清淨的大愛。
婆須蜜多女過去因為見佛,勸發了自己的菩提心而供養了一寶錢,誰都沒想到這樣一寶錢的供養,能夠為她結下深厚的因緣!人生很苦,但你要甜!貪愛、無明是痛苦的根源,人生可苦可樂,只要願意轉個念,放下貪愛執著,我們的心就能自在解脫,離苦得樂了。
【來聽善財說故事】
►平安聲林:https://tv.093.org.tw/fain/
►APPLE:https://ljm093org.pse.is/4umhj2
►Spotify:https://ljm093org.pse.is/4stwkq
►GOOGLE播客:https://ljm093org.pse.is/4uqg49
►SOUND ON聲浪:https://ljm093org.pse.is/4uuptz
今天,我走到了險難國的寶莊嚴城,想要探訪婆須蜜多女。在寶莊嚴城中,當人們知道我在打聽她的時候,都在私底下議論紛紛,有一位老先生對我說:「這位童子,你看起來正經老實、智慧清明,看樣子也不像是會被誘惑的人。應該也不會對婆須蜜多女產生貪愛之心吧?!那麼,你到這裡來找她到底是為什麼呢?」
有人在一旁插嘴說:「唉唷~老先生!這不是你所知道的?」那人對善財說: 「這位童子,婆須蜜多女可是人世間的一盞明燈啊!你能訪求她,可說是已經獲得廣大的利益了!」
接着,他好心指點我:「婆須蜜多女就住在這莊嚴城中,在市集北方的一座豪華園林住宅內。」我得到指引就立即前往婆須蜜多女所住的地方,這是一座非常廣博華麗的住宅, 處處都是巧奪天工的宮殿和樓閣,並有許多珍奇寶物裝飾,說不盡的莊嚴景象。
我一見到婆須蜜多女,她的容貌端正,色相圓滿,金黃的膚色,身材勻稱適中,眼睛和頭髮都是紺青色,就是天人也比不上她的美麗。她的聲音美妙,不但瞭解眾生種種不同的語言,更能深切明白字義,又能善巧說法,她得到如幻的智慧,因此能入方便的法門,眼前有屬不盡的寶物、瓔珞,莊嚴她的身體。
正當我嘆為觀止時,婆須蜜多女的身體居然放出廣大光明,普照在她的宮殿,我一看,凡是遇到這種光明的眾生,身上都會得到清涼舒適。於是,我來到她面前恭敬頂禮:「聖者啊!我是善財!我已經發了無上菩提心,可是卻還不知道怎樣學菩薩行、修菩薩道,聽說您很會為人指點明路,希望您能為我解說。」
婆須蜜多對我說:「善財,我只知道自己所證得的是『離貪欲際解脫門』,我能夠隨順眾生的喜好而示現種種不同的化身。如果天人見到我,我便示現為天女,形貌非常光明,殊勝無比;人、非人等眾生見到我,我就為他們示現人、非人,隨順他們的喜好,我都能化現使他們見到;如果有被貪愛欲念纏繞的人們,來到我這裡,我便為他們說法,聽法之後,他們便能遠離貪欲。善財啊!只要見我的、與我談話的、牽我手的、與我擁抱的,和我接吻的;總之凡是親近我的人們,一切都能遠離貪欲,而了悟到菩薩一切智慧無礙的解脫法門。」
我接著繼續追問婆須蜜多女:「請問您是修什麼善根,什麼福業,才能成就這樣的自在?」婆須蜜多女回答我說:「善財啊!我過去世的時候,記得有一次高行佛進入王城,大地都震動了!城內有無量光明相互輝映,有說不盡的祥瑞之氣。那時候我叫善慧,是一名長者的妻子,一見到諸佛神力,我就生起覺悟的心,我便和我的丈夫一同去頂禮高行佛,並且供養一寶錢。高行佛的侍者─文殊師利童子就為我說法,讓我發起菩提心,這就是我的初因了。」
這下,我終於知道原來婆須蜜多女的智慧,在她能處於貪愛欲念之火而如如不動的心,就像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她的慈柔說法,像母親對孩子的慈愛一樣,循循善誘為親近她的人們說法,度化眾生遠離貪欲,證得光明解脫。她也像慈悲的菩薩,教導人們放下執著和貪愛欲望,冤親平等,讓生活不再起煩惱憂愁。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呢?放下我執的愛,才是真愛唷!
發現善知識,生活一起參!歡迎大家和阿財我還有小兔瑞比一起五十三參喔!
愛欲是障礙,也是成道的因緣。

柴米油鹽就是悟道契機
【每月一參】《華嚴經》入法界品|第十三參具足優婆夷
具足優婆夷是一位樸素的主婦,她用慈柔與愛心做出各種美食,溫暖家人的胃,樂善好施的她更把每個人都做是自己的家人,用無限的關愛滿足每一張嘴,隨每個人的需求製作美食,讓大家取之不盡,不僅吃得很開心也很滿足。她就像桌上的盤子,盤子雖然不大,卻能大器包容一切,小盤子裡裝滿了無盡的愛與福氣,無盡地布施給每個人,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美味,幸福滿滿。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只要安住在其中,都是最好的生活修行和領悟。
【發現善知識 生活一起參】
家庭主婦是一份工作嗎?無論在過去或現代,女性選擇為家庭全心付出,她們沒有實質收入,24小時全年無休,集保姆、廚師、打掃阿姨、課後輔導老師、以及司機於一身,家庭主婦的工作不僅高工時、沒薪水,還經常被認為是一個平凡沒貢獻的活兒。
具足優婆夷就是一位家庭主婦,她慈柔地關愛家人,滿足家人的需求,承擔家中一切瑣事,家人都因為她的慈忍而洋溢幸福,雖然家庭主婦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間有限,但只要安住其中,也能同於大道。想想,家庭主婦打點好家務,照顧好家庭成員,撫育好孩子,為社會貢獻一個和諧幸福的家庭,真的不能說是小小的貢獻。具足優婆夷最拿手的就是料理,她以忍辱波羅蜜的修證工夫,獲證一只能不斷湧現各種上妙食物的小器皿,所有的物量不因眾人的消耗而增減一分,器皿雖小卻蘊含無限的大機大用,承受一切,含容一切,空無大小,能布施百千眾生,眾生需求無限,優婆夷的願力也無限,這就是所謂的「無盡功德藏」。
優婆夷以忍辱波羅蜜實踐了菩薩成佛必須具備的布施、持戒、精進、禪定、般若、方便、願、力、智等的圓滿十波羅蜜,所以優婆夷名為「具足」。她用慈忍愛心為眾生做出來的料理,深深感動她的家人和她視如家人的眾生,讓享用之人都能在享用美食的當下,感受到食物的三德六味,以及家庭主婦的心行境界而悟道證果。正如香積如來用香味來說法,用無量的香,幫助所有的眾生成就佛法、成就一切功德,也就是聞到香味就能夠開悟、能夠修持。
《華嚴經.淨行品》中所說「若得美食,當願眾生,滿足其願,心無羨欲。得不美食,當願眾生,莫不獲得,諸三昧味。得柔軟食,當願眾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軟。得粗澀食,當願眾生,心無染著,絕世貪愛。若飯食時,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若受味食,當願眾生,得佛上味,甘露滿足。」
意思是得到自己口味的供養,要發大願,使內心沒有羨慕和欲望;得到不合自己口味的供養,也不要厭惡,要思惟菩薩以禪悅法喜為食;吃到柔軟的食物,要有大悲心、柔軟心;吃到粗澀的食物,要心無染著、去除貪愛;吃飯的時候,應當食存五觀,願所有眾生皆得清淨心,得到禪悅做為飲食,以法喜滋養身體。原來,柴、米、油、鹽都是我們的悟道契機,在飲食中真切發願,藉香度眾,自利利人,菩薩道都在無盡的布施中。
【來聽善財說故事】
►平安聲林:https://tv.093.org.tw/fain/
►APPLE:https://ljm093org.pse.is/4sqvs9
►Spotify:https://ljm093org.pse.is/4panxx
►GOOGLE播客:https://ljm093org.pse.is/4rtzn2
►SOUND ON聲浪:https://ljm093org.pse.is/4rx42f
今天,我走到了海住國,想要探訪具足優婆夷,沿路問人具足優婆夷的住址,終於照著眾人的指路,來到她家門前。我恭敬地走進門,看見一位年輕貌美的主婦坐在寶座上,她穿著樸素、頭髮垂落雙肩,身上沒有配戴任何飾品,卻散發出威德的光明。優婆夷的住宅腹地非常廣大,像一所禮堂,堂上數百寶座,富麗豪華,賓客滿座,卻沒有什麼雜物,只有一個小小的器皿。
具足優婆夷的身旁有一萬個童女圍繞,童女們的身上透出一縷妙香,只要聞到她們身上的芳香,心地就會變得純潔善良,沒有怒害、怨恨,也沒有嫉妒、虛偽、貪、瞋、癡等,只有利他的慈悲濟眾心,還有自利持戒無所求的心!只要聽到童女的音聲,心中就會充滿喜悅,見到童女的身相,就能遠離貪欲。你一定覺得不可思議,其實我也是!本來我還不太相信,但我的確親身見到、聽到、也感受到了,不由得讓我從心底升起對具足優婆夷崇高的敬愛。
我走上前向具足優婆夷頂禮合掌,並且說明來意:「我是已經發了菩提心的行者,但我卻還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學菩薩行?修菩薩道?聽說您善於指導教誨眾生,所以我前來拜訪,希望您能夠指導我應該怎麼做?」
具足優婆夷說:「善財,你且靜靜看,等一下自然會明白你所想要知道的」。我站著等候,不久,有許多人從四方門口進來,具足優婆夷和顏悅色地招呼他們,請他們坐下,她從自己座前的小器皿當中,拿出一切美味可口的飲食來供養他們。惡人吃了,噁心盡除。好善居士吃了,善根增長。比丘吃了戒臘永固。王公大臣吃了,全心為民。菩薩吃了登十地。惡鬼吃了免飢渴。這時候,我也接受了上味的供養,心中充滿喜樂,此時具足優婆夷對我說:「善財,城中沒有人不來我這裡享用色香味美的料理,因為我善於烹調出鮮美的佳餚,吃了能讓人消除身心的煩惱,生清淨心,發菩提心。你應該已經明白你所要尋訪的菩薩道了吧?!」我回答:「是的,菩薩道原來就在無盡的布施當中。但是還有……。」她指著座前的小器皿,微笑地說:「你是想問這個嗎?這叫做無盡功德藏,你看,它是中空的,空就是無限,無限空中的功德,也就是無盡。你覺得它很小嗎?但在這一器皿中的飲食,不管是幾千、幾萬、幾億的眾生都吃不完的。即便是這樣的無盡布施,器皿中的食物也並沒有減少喔!優婆夷視眾生如自己的家人,以無限的關愛滿足一切眾生的欲求,當眾生需求無限時,優婆夷的願力也無限,這是她以慈忍的愛心做出來的料理,所以盤中的美食都加入了她滿滿的修行成果,只要享用這有如天廚妙味的美食,都能體悟到優婆夷的心行境界,原來,看似不起眼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我們悟道的契機,就看我們是否用心體悟了。
當下,我才終於了解到,布施當中就屬飲食最容易跟眾生結緣。所以,當有眾生有需要,不論在家出家、有錢沒錢、好看不好看,供養一杯水讓人解渴,或請人吃一餐素,就能結一頓飯的緣。因為菩薩修行就是把布施擺在第一位,而布施當中最重要的就是布施飲食,假如有人肚子餓得要命,你再說什麼法,他也聽不進去,因為他連最基本生理上的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具足優婆夷首先以飲食來滿足眾生生理上的欲求,然後再為他們說法,也就是《大智度論》講的,「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先從飲食上給予滿足,心安定下來了,才能接受佛法的薰習。哈哈哈…這個我道理我懂,人家說「吃飯皇帝大」,還有什麼比先吃填飽肚子更重要的事呢?!所以啊!我們回去都要好好感謝媽媽,每天辛苦為全家人所準備的料理唷!
發現善知識,生活一起參!歡迎大家和阿財我還有小兔瑞比一起五十三參喔!
用愛心製作的料理,都是悟道契機

財富家宅布施不藏私
布施不藏私,家宅變道場,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每月一參】《華嚴經》入法界品|第十五參法寶髻長者
法寶髻長者是一位擁有十層大樓的富豪,他無私地大開自家門戶,讓眾人方便出入並取用飲食以及生活日用品。長者因為過去曾經主動燃香奏樂供佛,因此種下善根,布施不藏私,讓家宅變道場,獲得清淨大眾在他的家宅共住修行的福報。正如由心道法師創辦的世界宗教博物館,當年就是由善心人士慷慨捐贈館址土地,並匯聚十方善心建館而成的,讓這世界第一座宗教博物館,能夠呈現世界各宗教文化的善美底蘊,創造尊重多元、和諧共生的世界。
【發現善知識 生活一起參】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人是出身豪門、家世顯赫;有人卻出身寒微、卑賤低下,因為每個人的宿世因緣不同,所招感的果報也就不相同,一般人把這樣不同的人生際遇歸之為命運,然而我們要想改變命運,必定要從「因」上去探究。
法寶髻長者為什麼這樣富有?因為他過去曾經布施供佛而種下善根,也從不吝嗇於布施,直到自己變成富豪,有了十層高的大樓,就開放自己的豪宅讓有需要食物或錢財的人自由進出取用;自己有機會親近諸佛菩薩與善知識,也希望能讓更多人聽聞正法。 長者無私地供養出自己的豪宅,將自己的豪宅變成接迎十方的道場,在十層高的大樓裡,每一層都提供不同的功能與需求,從財的布施到法的布施到無畏布施,從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到聽聞佛法,轉化身心煩惱,法寶髻長者因為他不執著財富、廣修供養的利他大愛,廣結十方善緣,讓人們身安而後心安,心安而後道隆。
擁有卻不佔有,反而願意與更多人分享,這就是無私的布施,也是法寶髻長者之所以富有的原「因」。對應到現代來說,身價超過千億美元的比爾蓋茲,他的作風與法寶髻長者相似,沒有把鉅額的家產留給孩子,卻在2022年7月宣布退出超級富翁之列,把全部資產捐給「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用來應對疫情、減少兒童傷亡、改善糧食安全,以及氣候調適與教育平權、性別平權等,做造福人間的好事。
在《華嚴經》〈淨行品〉中列舉了很多例子,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事情、什麼境界,應該要怎麼去應對。例如「見不捨人,當願眾生,常不捨離,勝功德法。見能捨人,當願眾生,永得捨離,三惡道苦。上升樓閣,當願眾生:升正法樓,徹見一切。」意思是見到不布施的人,菩薩會希望眾生能捨得無常財物,捨不得勝功德法;見到願意布施的人,菩薩會希望眾生都能遠離三惡道苦;菩薩希望眾生都能夠提升內在智慧,上升到正法之樓聽聞正法,從而洞澈自己的真如一心,徹底了解世間諸法的無相實相。
【來聽善財說故事】
►平安聲林:https://tv.093.org.tw/fain/list.html?id=15
►SoundOn:https://sndn.link/093tvpeacesound/dslPdl
►APPLE:https://ljm093org.pse.is/4pzphv
►Spotify:https://ljm093org.pse.is/4n2f68
►GOOGLE播客:https://ljm093org.pse.is/4q8mms
這一天,我和小兔在前往師子宮城的路上,恰巧遇見了想要尋訪的法寶髻長者,於是,我向長者頂禮並向他請教問題:「請問長者,我是已經發了菩提心的行者,但我卻還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去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希望您能為我指點迷津?」法寶髻長者當下並沒有回答我,他只是牽著我的手,朝他的住所方向走去。
當我們走到法寶髻長者的家門前,他才開口對我說:「善財啊,我能教你什麼呢?只有帶你去參觀我家,請你看一看我家吧!」我張大眼睛仔細觀察整座宅院,這是一棟莊嚴華麗的十層大樓,圍牆是用七寶所合成的,四周裝飾著琉璃,屋頂上懸掛著如意珠網,房屋四邊廣開八個大門,整個空間都籠罩在一片金色的光明中。
這座雄偉的宅院上下共有十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特色和功用,免費布施給有需要的人,長者領著我走過每一層樓,第一層布施豐富的飲食佳餚;第二層布施衣服;第三層布施著各式各樣的日用品;第四層布施珍貴稀有的金珠玉寶;第五層是證得五地的菩薩們,他們心念集中而進入禪定狀態,成就三昧,在那裏演說正法;第六層有無量實證般若波羅蜜的菩薩正在開示般若法門;第七層看見七地菩薩們都能方便善巧地聽聞受持諸佛法要;第八層有無量不退轉的菩薩普照一切眾生;第九層見到了一生補處的大菩薩;而最高的一層第十層,則是一切如來的住處,從初發心,經歷了修菩薩行,到出離生死,度化眾生,從發心到成佛的歷程中,看見長者如何先從財的布施,而後法的布施,從簡單到困難,從狹小到廣大到圓滿的布施,是廣修供養的無量福德寶藏,次第分明,層層深入令我嘆為觀止。
我好奇地問長者:「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的清淨大眾住在一起修行,不知道您在過去是否曾經種過什麼樣的善根,才能有這樣殊勝的福報呢?」長者說:「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無量光明法界普莊嚴王佛的時代,我看見佛進城,心生歡喜,就立刻去燒香奏樂供養佛,並且把功德迴向三個地方:第一、願離一切貧窮困苦,第二、願常見佛菩薩與善知識,第三、願能常常聽到正法,就是因為這樣的因緣,所以現在能獲得這樣的果報。」
這一次我參觀了法寶髻長者的家,看見他的慷慨大度~布施不藏私,將自家十層樓都用來布施及供養清淨大眾,廣納飢寒交迫的眾生脫離痛苦,不僅解決了他們生活的問題,更透過學佛聞法來轉化心理的痛苦,安身、安心也讓眾生得到究竟真實的安樂,長者讓家宅變成道場,廣修供養,庇佑眾生!他留給子孫的不是財富,而是良好的家風。
這也讓我聯想到位在台灣新北市,由心道法師創辦的世界宗教博物館,館內兩千多坪的空間,也是由善心人士布施捐贈,提供做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的場館,讓這世界第一座宗教博物館能夠順利誕生,在這裡尊重每一個信仰、包容每一個族群、博愛每一個生命!讓更多人能有機會認識世界各宗教的文化與內涵,創造一個讓世界宗教能夠彼此對話與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動世界宗教的和諧共好,一起對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給」不僅是一種布施,更是一種供養,就像法寶髻長者所做的就是「廣修供養」,從現代意義來說,廣修供養不僅僅只是感謝三寶而已,還擴大到對一切眾生無限的奉獻、布施和結緣。就像普賢菩薩的廣修供養,除了要有最好的供養之外,還要有普遍的供養,就是不管有緣無緣,都是我供養結緣的對象。因此在生活中,隨時隨地,以我們的身口意,都可以廣修供養,廣結善緣,給人微笑,給人信心和希望,這不是很美好嗎?生活中給人一點方便,一點慈悲,一點善意,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善因好緣的。
發現善知識,生活一起參!歡迎大家和阿財我還有小兔瑞比一起53參喔!
布施不藏私,家宅變道場,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看破放下 善用其心 - 心道法師談善財童子53參
《華嚴經》為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禪定中為法身大士所宣講,
心道法師說我們身在這個娑婆世界,也就在釋迦佛的報土裡面,
《華嚴經》中提到,「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